北京四合院文化之大门种类样式正解
四合院也是在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后,留存至今的比较完整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。众所周知,现今最大的四合院就是故宫,几乎关于四合院的文化艺术,在故宫这座超级四合院里面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,当然咱们今天要谈的不是故宫,而是四合院的“门”之一道,入户先进门,对于四合院咱们就得先“入门”开始慢慢了解。
按理说介绍四合院肯定要先提到故宫的,但是故宫毕竟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,很难跟其他四合院建筑放在一起论述,所以在此先不论故宫这座“特殊”的存在。
王府大门
王府大门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屋宇式宅门,是皇家宗室专属用门,位于住宅院的中轴线上,作为最高级别的四合院宅门当然不能像普通四合院那样开在东南角,最常见的两种规格为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。五间三启门指的便是五间房的宽度,三扇门;北京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大门,便是五间三启门。在王府大门的两侧,一般还会有影壁。
广亮大门
广亮大门又称广梁大门,属于屋宇式大门,多是由相当品级的官宦居住,大门的色彩、装饰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,一般不施华丽的彩画,仅做适当的点缀。广亮大门重要特点是房山有中柱,在中柱上有木制抱框,框内安朱漆大门;门前有半间房的空间,房梁全部暴露在外,因而称“广梁大门”。
广亮大门门扉位于中柱的位置,将门庑均分为二。四个门簪上挂匾,前檐柱上檐檩枋板下装有雀替,后檐柱上装有倒挂楣子。高级的宅门建筑可以露梁、露檩、露柱。有的广亮大门在山墙墀头两侧做两块反八字影壁(又称撇山影壁),使大门前面形成一个小广场,更显出广亮大门的气派。
金柱大门
金柱大门跟广亮大门有些类似,也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宦之家才能使用的大门。但广亮大门的门扉设置在中柱,而金柱大门设置在中柱与前檐柱之间的金柱上。相对于广亮大门宽绰的门前空间,金柱大门的门前空间较少。
蛮子门
蛮子门是北京四合院的一种屋宇式宅门,形制等级低于广亮大门、金柱大门,是一般商人富户常用的一种宅门形式。
蛮子门是将槛框、余塞、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檐柱间的一种宅门,相传是为了避免贼人在门前停留,门扉外面不留容身的空间,蛮子门之名也因此而来。其木结构一般采取五檩硬山式,平面有四根柱,柱头置五架梁。宅门、山墙、墀头、戗檐处做砖雕装饰,门枕抱鼓石或圆或方并无定式,门框上有四颗门簪,没有雀替。
如意门
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最具代表性的大门,而如意门则是北京四合院最普遍使用的大门。如意门是在前檐柱之间砌墙,在墙中间留一个尺度适中的门洞,开辟为大门。如意门门口设有两个门簪,多刻有“如意”二字,这也是如意门名称的由来。
随墙门
随墙门也称“墙垣式门”,属于最低端的宅门,相对于其他大门的独立搭建,墙垣式门是直接在墙上开洞,再装饰而成。有些比较有想法的人士也会装饰较为华丽的大门,称为“小门楼”,小门楼中也不乏精品,在小巧中透着华丽。清代中期之后,西方建筑传入中国,西洋门也应运而生,也非常具有时代特色。
好了,这次对于四合院“门”文化的介绍就到这里了,希望以上的内容,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大家去了解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,让四合院文化能够更好传承下去。关注“四合坊”,带你了解更多古建四合院历史文化知识。